水本无色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50章 泗湖龙虾之殇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现场氛围已经到了,李母赵迎春看苏良的眼神不禁多了一抹感激。

苏良知道,不论现在他要问什么,赵迎春都会对他毫不保留地掏心掏肺了。

“赵阿姨,刚才听柱子说,咱自家水塘养这些龙虾好像卖不去?可咱这龙虾这么好吃,为什么会卖不出去呢?”苏良开始直奔主题了。

“嗨,这个吧……怎么跟你说呢?”赵迎春略略沉吟了一下,显得有些为难。

苏良料定,接下来的话题就是核心内幕了。

他心里清楚,但凡现在他说一句,“如果不方便说就别说了”之类的话,赵迎春肯定立即刹车,不会继续吐露了。

所以,他并没有说话,而是装作很不懂地看着赵迎春,一副求知欲很强的样子。

他今天来的目的,就是要听这些东西的。

“算了,你也不是外人。告诉你也没啥关系的!”赵迎春很快做出了决定,“其实,龙虾是很好卖的,只是我们泗湖的龙虾不好卖。”

“哦,这是为什么?我们今天吃的难道不是泗湖龙虾吗?”苏良装作不经意地问道。

“当然是了。只有我们泗湖的水才能养出肉质这么鲜嫩的龙虾。”

赵迎春一脸自豪,但接下来的话,让她脸上的光彩瞬间就消失了:

“可惜,泗湖龙虾却不受市场欢迎。市场上大卖的都是外地龙虾,本地龙虾根本卖不出去。”

“啧啧,这是为啥?”苏良看似一副吃瓜的表情,暗地里却在十分用心地听。

“为啥?还不是因为前几年我们泗湖这一带流行的那个怪病。”赵迎春表情愤懑。

“怪病?”贾苗苗插话道,“奥,我知道了。是不是李玉柱同学那篇获奖作文上写的,好像是叫阿米巴病吧?”

“对,你记性真好,就是叫阿米巴病!”李玉柱开口说道,“我爷爷和奶奶就是因为这个病去世的。当时村里还有好多人,也因为这种病去世了。这是一种水体污染病。不过,现在已经没有了,所以,你们可以放心吃。”

李玉柱生怕众人有心理负担,所以才补充说明了一句。

“柱子说的对,这种病菌已经消除了。检疫部门每半年都会对泗湖的水质进行检测,现在已经连续两年没检出过阿米巴滋养体了。”李父李建平随即解释道。

“阿米巴滋养体?这是什么?”贾苗苗勤学好问地毛病犯了。

“这个呀!就是阿米巴病原菌的一种生长状态。”李玉柱接过话题,开始向众人解释:

“这就类似于蝴蝶的幼虫是蛹。这种阿米巴病原菌,只有在滋养体状态时才能感染人体。不过想得这种病其实也不容易。

“因为这种滋养体并不是生活在湖水里,而是寄生在叫做川卷螺的螺类生物体内。人只有吃了被滋养体寄生的川卷螺才能感染阿米巴病。

“因此,即便养殖龙虾的水塘被阿米巴污染了,但这种龙虾你吃再多,也不会感染阿米巴病。”

李玉柱解释地通俗易懂,在座的人都纷纷点头。

“那也就是说,其实现在泗湖的龙虾和鱼是有双保险的。第一层保险是来自检疫部门,因为检测结果显示水体已经没有阿米巴病原菌了;第二层保险是来自这种病的感染方式,因为龙虾和鱼根本就不会感染阿米巴滋养体。这种理解对吧?”

苏良做出总结,接着便向李母赵迎春进行求证。

“对,那你说的太对了,就是这个道理。但即便如此,多数人还是对泗湖龙虾心存芥蒂。所以……”赵迎春欲言又止。

苏良目光灼灼地看着她。

“所以,我们只能冒充外地龙虾和外地鱼卖。唉,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对,但是,没办法,为了生活!”

说完,赵迎春感觉突然轻松了不少。

她知道这是一种欺骗行为,虽然他们当地人都是这么做的,但是善良的她一直因为这样做而心怀歉疚。

她一直教育儿女要诚实,可自己这个做母亲的却做不到以身作则。

她觉得自己愧对儿女,愧对顾客。

苏良一下子就恍然了。

他一直奇怪,为什么泗湖龙虾在早期没打出名气,而是在15年后,也就是2019年,才突然被华夏质检总局批准对“泗湖龙虾”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,使得泗湖龙虾成为了与阳澄湖大闸蟹齐名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
至此,泗湖龙虾身价飙升,成为了高端宴会上的常客。

后来又经过各路网红的轮番炒作,其价格曾一度直逼澳洲大龙虾,为国争光,差点把国外货给干翻车。

苏良记得很清楚,泗湖龙虾的命运出现转机,靠的是央广电视台的一档美食节目——《舌尖上的华夏》。

这个节目是2012年5月14日在央广电视台进行的首播。

当时的第一期节目就是《走进泗湖,带你品尝泗湖龙虾》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